|
竹制品加工的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竹制品加工在食品、房屋、家具等許多領域的應用歷史悠久。在許多國家,竹子以多種方式得以巧妙利用,一生都可為人類服務。竹子是房屋建造和其它結構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作為品質優良的建筑材料,竹子比較便宜,且容易加工,可以在許多產竹國得到。 近年來,竹子作為房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在亞洲,許多低收入家庭利用竹子搭建房屋構架。即便使用其它材料,竹子也是建筑單元的主要組成部分。與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們所使用的塑料、木材和石頭等材料建造的房屋相比,廉價的竹建筑是經濟實惠而不失安全性的選擇。許多竹房屋用處理過或天然的竹材來建造,必要時輔以木材、泥漿、磚塊及混凝土等其它材料,以建造不同風格的房屋,并增加其耐用性。 建筑材料的全球性緊缺是十分令人擔憂的問題,特別在發展中國家。木材及其他傳統建筑材料的短缺及相應的價格上漲使以竹為原料的房屋建筑數量不斷增加。僅亞洲地區每年就需要75萬套新建住房來滿足新增人口和舊房更新的需求。1993年至1998年,菲律賓廉價住房的需求為380萬套。 竹建筑的必要性可支付能力:竹建筑技術最重要的優點是成本低廉但不降低建筑質量,而且經久耐用,占用空間少。此外,竹材利用也是彌補資源總量不足的可行性選擇。根據哥斯達黎加PNB的統計,竹房屋比普通材料住宅的成本便宜20%。由厄瓜多爾公司建造的一座竹房屋總費用不及450美元,這一價格能夠為貧困人口和偏遠區的人們所接受。此外,政府補助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窮人的住房支出總費用。就業機會:竹房屋的建造和應用為一部分人提供了就業機會,與此同時增加的就業還有,竹林種植、收割、粗加工、運輸以及銷售等環節。靈活性:竹建筑的設計和建造更具靈活性,優點之一就是能夠通過更換損壞部分而得到經常性的維護。而且,傳統技術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合理應用則竹子的另一個優點。技術:竹建筑的技術要求不高。大多數竹房屋的建造基于當地的技術水平,無需高技術的指導。竹子的多功能性為經濟型乃至高檔建筑提供了豐富的技術選擇,而且,竹建筑比較容易與先進技術結合使用。安全性:由于質量輕、彈性好,竹子的抗震功能非常突出。據報道,在哥斯達黎加的7.6級地震中,位于震中的30座竹房屋保存完好,而周邊許多混凝土房屋和旅館難逃一劫,全部倒塌。舒適性:熱帶農區夏季氣溫很高,人們更愿意生活在竹房屋。中國南方,特別是云南南部地區,人們至今仍然喜歡建造竹樓來避暑,享受竹樓的涼爽。原料獲取:竹原料在產竹國可容易得到。根據哥斯達黎加人的計算,每年只需70公傾的竹林就可建造竹房屋1000座。如果以木材為原料,需要砍伐600公頃天然林。適應性:長期以來,竹子以一種或多種形式得到廣泛利用,因此對人們而言,竹建筑并不是一件新鮮事物,而且通過自助方式建造竹房屋,可使竹建筑與人們之間的關系得到發展。建造速度快:竹房屋只需很短的時間即可安裝完成。這種效率對自然災害救助、快速減少傷亡或或恢復災區人民生活非常重要。據厄瓜多爾的數據,一座竹房屋可在4-5小時內完成。耐用性:經過適當處理的竹材使用壽命可達30年之久,而且,竹材種類的精心選擇、防腐處理、輔助材料的使用以及老化或損壞部分的定期更換等等都能增加竹房屋的耐用性。對竹材的皺縮和預處理可增加竹建筑的耐用性和抗損壞性能,這種竹材已得到廣泛應用。環境效益:環境效益是近年來的主要考慮因素。建筑項目應當盡量利用當地的原材料,采用節能型的設計,而且建筑材料本身不應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此外,勞動密集型技術可以安排更多的勞動力。事實證明,惟有竹子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這些標準。限制森林砍伐:在熱帶地區的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村住房仍然主要取材于木材、茅草等林產品。森林資源的過分消耗和樹木成熟的季節周期性造成木材原料的嚴重不足,而且,因為建造住房,一些國家的木材資源已面臨枯竭。由此,竹子便成為替代木材的切實可行的選擇。自然災害發生時,發展中國家的通常做法是砍伐附近的森林以建造臨時住所,這種行為既不經濟也不環保。竹子可以作為木材的替代材料用于臨時住所的搭建,以減少對森林無節制的砍伐,保護環境。可持續性: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性是當前發展領域中日益重要的的問題。竹子本身所具備的特點符合可持續性發展的所有指標。竹子在2至3年即可成材,而木材至少需要25年。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替代木材指日可待,只需利用當地的主要原材料和工具就足以建造簡單經濟的竹房屋。 |